欢迎访问河北省水利厅官网!    今天是
市县水务
唐山市持续推进“全域治水清水润城”为城市转型注入绿色新动能
发布时间:2020-09-10 浏览次数:0 字体:【 打印

2018年以来,唐山市委、市政府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,严格遵循“节水优先、空间均衡、系统治理、两手发力”治水总方针,坚持“治用保管”生态理念,明确“连引用、疏治管”治水路径,全力推进8大类153个重点项目建设,开启了以全域治水推动资源型城市转型的唐山实践。经过两年来河道综合治理、河湖水库连通等6大类47个治水项目实施,市主城区全面消除劣五类水体,列入国省考核的6条河流连续两年水质达标率100%,赢得了社会各界、城乡群众的广泛赞誉

当前,全市上下按照市委、市政府的统一部署,坚持“五个一”工作机制,合力推进全域治水清水润城工程深入开展。重点实施河湖水系连通、河道综合治理、水源涵养及供水、乡村振兴水环境综合整治、傍河坑塘整治和智慧水务系统建设等6大类117个项目。截至目前,市本级、丰南区、曹妃甸区、古冶区、迁西县、滦州市部分工程项目已进场施工,预计9月底前全线开工,全部工程将于2021年底前完工。

创新发展理念,打造全域治水“新模式”为系统性解决水资源、水安全、水环境、水生态和治水措施存在临时性、应急性以及碎片化的问题,唐山市站在顶层设计的高度,把全域治水清水润城工程作为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、坚决打好水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具体实践,打造全域施治、城乡共治、水岸同治、源头防治、标本兼治的治水新模式。围绕河湖水系连通、河道综合治理、污水处理厂改造提升、水库除险加固等8个方面,谋划覆盖所有县(市、区)的治水项目153个,统筹推进治污染、兴水利、除水患、保用水、修生态工作,全部工程完工后,建成河河相连、河湖相通的安全水网体系,年削减COD60143吨、氨氮5489吨总磷3728吨,实现全市域水质达标;市主城区增加第二水源地,年新增地表水利用量4.25亿立方米,开发非常规重复利用水源5.21亿立方米,减少弃水入海量2.06亿立方米,有效减少地下水开采,实现生态效益、经济效益、社会效益多赢。

创新融资模式,跑出有效投资“加速度”为有效解决县区治水资金不足的瓶颈制约,以有效投资之进,应对疫情冲击之危,支撑经济运行之稳。唐山市在全国创新提出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“市带县”PPP项目治水投融资模式,涉及市本级和10个县(市、区),总投资118.08亿元,是迄今为止市本级实施的最大PPP项目。本着“市级整体包装、统一融资、分县区实施、谁用谁还”的基本思路,采取引水工程、生态廊道、农村乡镇污水处理项目、河道综合治理项目“肥瘦搭配”的融资方式,把全域治水清水润城的市本级和县(市)区工程项目打捆成一个PPP项目包,成功地以2.36亿元(总投资的2%)的政府投入撬动118.08亿元的建设资金,为全域治水清水润城工程顺利推进提供了根本保障,以实施重大水利基础设施促投资稳增长,夯实“六稳”“六保”增量支撑。

创新组织推动,按下项目建设“快进键”面对防疫情、促发展“双战双胜”的艰巨任务,唐山市紧抓项目建设不放松,聚焦重点难点问题,开拓思路、创新方法,攻坚克难,采用“指挥部+项目公司”模式,在指挥部统一协同领导下,以公司运作形式组织PPP项目建设,破解制度管理瓶颈,统筹协调涉及项目签约的近30家单位开展“云谈判”“云磋商”,从“面对面”变“线连线”“屏对屏”,真正做到服务靠前、进度不减,为项目进场施工赢得主动权。同时,抢抓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阶段,经济社会秩序全面恢复,项目建设进入黄金期和以丰补歉窗口期的有利时机,统筹做好项目开工前巡查、施工中监督和管控工作,及时解决各类困难问题,在保证安全和质量前提下,多干快干,真正把疫情耽误的时间、造成的损失抢补回来,确保9月底前全线开工。

下一步,唐山市将强化抓项目、赶进度、促投资的质效意识,再接再厉、乘势而上,为稳增长、快转型、优生态、补短板注入新的强劲动能。坚持精准发力,聚焦全域治水清水润城工程6大类117个项目,细化作战图、明确时间表,精准发力、高效推进。坚持问题导向,创新工作方法,主动作为、不等不靠,千方百计打通制约项目建设的堵点痛点,确保各项工程保质保量按时完工。坚持惠民为民,以对历史负责的态度,将全域治水清水润城工程打造成安全工程、样板工程、精品工程、廉政工程,为唐山转型升级提供水利支撑。



来源:唐山市水利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