全省平均降水量146.2 mm、笼罩面积9.72万km2、折合水量275亿m3、75条河道发生163次涨水、7个蓄滞洪区启用……2023年河北的洪灾震惊全国,颠覆了人们对“南涝北旱”的惯性认识。但从历史的视野去观察,河北所在的海河流域,一直集“长期干旱”与“暴雨极端”于一体,水利部新闻发布会称这次洪水是“海河流域60年以来最大的场次洪水”,将人们的目光又拉回到60年前的1963年大洪水,以及之后开展的大规模治水运动。站在当前特殊的时间节点回望历史,“根治海河”的伟大功绩历久而弥新。
1.历史上的海河
海河干流位于天津市,全长仅37km,但在1963年治理前却是北三河、永定河、大清河、子牙河、漳卫南运河等众多河流的共同入海通道,就像一个大斗小口的漏斗,上接广袤的燕山、太行山区和华北平原,下通渤海。海河水系和滦河水系、徒骇马颊河水系共同组成海河流域,为全国七大流域之一,范围西起太行山,东临渤海,南界黄河,北倚内蒙古高原,横跨8个省区市,总面积31.8万km2,河北省占流域面积的54%。
海河水系支流繁多,坡陡河窄,降水集中,汛期可产生洪峰流量7万~8万m3/s,而海河入海口只能排泄几千立方米每秒,历史上水患频繁。据统计,新中国成立前的580年间(1368年—1948年),海河流域共发生水灾383次,其中1939年天津市被淹泡两个月之久。
2.“63·8”大水
新中国成立后,于20世纪50年代在上游山区兴建岳城、岗南、黄壁庄、横山岭、王快、西大洋、安格庄、龙门、临城、东武仕、邱庄、洋河等18座大型水库和一批中小型水库,在下游开挖了减河,整治加固了河道堤防,形成了初步的水利工程体系。
1963年8月,海河流域南系降下有历史记录以来最大的暴雨,降雨总量577亿m3,洪水总量300亿m3,导致中型水库失事5座,主要河道决口2396处,数百里一片汪洋,死亡5000余人,淹没农田6145万亩,京广铁路停运27天,直接经济损失约60亿元,流域内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遭受了巨大损失。
毛泽东主席多次视察灾情、指导救灾工作,并于1963年11月17日亲笔题词“一定要根治海河”,全面治理海河运动自此拉开序幕。1965年7月1日,河北省根治海河指挥部在沧州成立,直至1980年7月并入省水利厅。相关地区、县也建立了指挥部,每年冬春都动员30万以上劳力参加开挖中下游河道工程,采取军事化的组织形式,按照“集体出工,义务劳动,国家管饭,不计工资”的政策,民工劳动报酬由生产队按后方同等劳动力记工分。
3.根治海河过程及成就
在根治海河过程中,河北省总结1963年抗洪斗争经验教训,确定了“上蓄、中疏、下排、适当地滞,近期以排为主,洪涝兼治,集中力量扩挖中下游河道,疏通入海尾闾,解决各河泄量上大下小的矛盾和各河集中于天津入海的被动局面”的治理方针。自1965年开始,采取集中力量打歼灭战的办法,逐条河系开展治理。
1965年冬—1968年春,先治理了海河流域南部黑龙港地区的宣惠河、老漳河、索芦河、老盐河、南排河、江江河、徒骇河、马颊河及任河大干渠等排沥河道;接着新挖了子牙新河、滏阳新河,扩挖了沱河、滏阳河中游河道等排洪河道。
1968年冬—1975年春,治河大军转移到海河流域北部,治理了独流减河、大清河南北支、永定新河、北京排污河、潮白新河、青龙湾、北运河、蓟运河、还乡河、龙河、捷地减河等排泄河道;同时加固了中部和南部的滹沱河北堤和南堤,治理了漳卫新河、卫运河、卫河等河道。
1976年冬—1979年春,治理了唐山大地震时震毁的河道和输水干渠,疏浚了清凉江,扩挖了北排河、滏东排河和老沙河。还进行了一些支流的除涝配套工程。
经过连续大干14个春秋,到1979年大规模排涝工程基本完成,总共开挖疏浚骨干河道53条,总长3641 km,修筑防洪堤3260 km,修建闸涵桥3445座。此外,还对21座大型水库进行了续建、扩建和加固,新建了朱庄、潘家口、大黑汀3座大型水库,完成土石方、混凝土13.35亿m3,对宁晋泊、大陆泽、白洋淀等洼淀进行了整修。
这些工程的建成,形成了海河“分区防守、分流入海”的防洪格局,排洪能力从4620 m3/s提高到24500 m3/s,比治理前提高了4.34倍,改变了过去五大河流汇集天津入海的局面。同时,建设万亩以上灌区159处、机井48.6万眼,灌溉面积达到5506万亩,增加了近4倍;因涝成灾面积从1107万亩减少到353万亩,盐碱地从2361万亩减少到433万亩。可以说,根治海河改变了河系面貌,为河北水利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家底。
4.启示
4.1体现了科学治水的理念
1964年,水利电力部海河勘测设计院提出了《海河流域轮廓规划意见(讨论稿)》,1966年,提出了《海河流域防洪规划(草案)》,为工程实施奠定了坚实基础。在施工中,组织发动工程技术人员与民工共同研究,创造了“开大蹬、放缓坡、一手清”“两河两堤,洪沥分流”“半立交半平交”等施工办法。
4.2体现了依靠群众的理念
广大民工和干部不计报酬、不辞辛苦,年复一年地在冬春两季农闲时出工。实行了“三自带”“四不丢”“五不买”,凡是自己能办到的事情,决不向国家伸手。参加根治海河的民工,得到了磨砺和锻炼,培养了自力更生、不为名利、无私奉献和锲而不舍、敢于创新的海河精神。
4.3体现了艰苦奋斗的理念
施工期间,大多依靠铁锹、钢钎、柳条筐、架子车等简单工具,手拉肩扛,艰苦奋斗,涌现出“小老虎班”“铁姑娘连”“推车大王”等英雄人物,战天斗地的动人故事比比皆是。把有限的资金用到刀刃上,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,能节省的尽量节省。
4.4体现了团结治水的理念
全省一盘棋,统筹安排,合理布局,把有限的人力、物力和财力使用到最需要的地方,抓住重点,集中力量,解决主要矛盾。各地群众团结协作、相互支援,抢困难、让方便蔚然成风。地区与地区、县与县之间,上下游、左右岸之间,互相支援,团结协作,识大体、顾大局,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越性。